控郎马,妾心悲。
留郎驻,郎苦辞。
少年只愿封侯早,不惜蛾眉镜中老。
银鞍金勒珊瑚鞭,白水青山千里道。
控郎马,郎驻鞍。
郎饮莫须尽,酒醒郎衣寒。
郎心悬悬五云下,教妾若为控郎马。
马蹄好向御街行,蛾眉不向妆台画。
控郎马酬别萧茂才
介绍
《控郎马酬别萧茂才》是元代诗人郭钰的作品。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者介绍、文学背景以及艺术特色等角度来详细阐述:
作品原文:
郭钰的《控郎马酬别萧茂才》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愁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女子与她心爱的男子分别的情景,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对爱情的执着。诗歌中,女子对男子的依恋和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她用“妾心悲”四字概括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而“留郎驻,郎苦辞”则形象地描绘了两人之间无法割舍的情感纠葛。在诗中,“少年只愿封侯早,不惜蛾眉镜中老”两句表达了男子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女子对爱情的牺牲。最后,“控郎马,郎驻鞍”一句,既展现了女子对离别场景的无奈,也预示着未来可能重逢的希望。作者介绍:
郭钰(1269-1324),字彦章,号清江,又号迷庵、醉翁,元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是江西高安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喜爱文学和绘画。郭钰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词作品却极具影响力,尤其是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著称于世。他的词作不仅继承了宋词的传统,还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感人。郭钰的词风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创造出一种空灵而富有诗意的艺术效果。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背景:
《控郎马酬别萧茂才》创作于元代,这是一个社会转型和文化碰撞的时代。元朝的建立,结束了自金朝以来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然而,这也意味着旧有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郭钰创作的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在个体心中的反映。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感受到人们在动荡年代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艺术特色:
《控郎马酬别萧茂才》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到之处。首先,诗歌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深沉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直接而强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其次,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情感,如“银鞍金勒珊瑚鞭”,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此外,诗歌的语言精炼而有力,每个词语都经过精心打磨,使得整首诗读来流畅而富有韵律感。最后,诗歌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从开篇的抒情到结尾的期盼,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链条。这种结构上的精心设计使得诗歌不仅在形式上严谨,也在内容上丰富多彩。
《控郎马酬别萧茂才》不仅仅是一首诗文,它是元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诗人的创作特点以及文学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