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扬州教胡石斋 其二

昔日光明阙,昂然有此翁。
不闻前贾傅,俄见罢申公。
瘦已肩如鹤,贫犹气似虹。
北门端有待,岂必滞儒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扬州教胡石斋其二》是元代诗人陈孚的作品。陈孚,字刚中,号勿庵,是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属白水洋镇松里)的一员。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还是一位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的人物。陈孚的诗歌创作生涯始于至元年间,当时他上《大一统赋》,并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他的诗作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昔日光明阙,昂然有此翁”开篇,描绘出了一幅威严庄重的景象。接着以“不闻前贾傅,俄见罢申公”作为过渡,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情景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深刻洞察和感慨。“瘦已肩如鹤”,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身的消瘦与坚韧。而“贫犹气似虹”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虽然贫困却依然保持高尚人格的豪迈气概。

最后两句“北门端有待,岂必滞儒宫”,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看法,他认为只要有能力、有抱负,就应该有所作为,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儒学官场。这反映了陈孚对于个人价值实现和人生追求的独特见解。

《寄扬州教胡石斋其二》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读者,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启迪着后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元代诗人陈孚的文学才能,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命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