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六 少霞洞山居

太霞洞口采金芝,千岁山南听碧鸡。
煮石鼎中饶绿薤,封书函外有丹泥。
度关僧寄娑罗树,入市人传木客诗。
又抱瑶琴向阴洞,青禽啄碎碧梧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六 少霞洞山居》是元代陈樵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陈樵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作背景:陈樵生活在元代,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六 少霞洞山居》创作于元代,具体时间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组诗作是在其隐居生活中所作。

  2. 诗作内容:《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六 少霞洞山居》中,“太霞洞口采金芝,千岁山南听碧鸡”两句,描述了太霞洞口采集金芝和千岁山南倾听清脆的鸟鸣,展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情境。“煮石鼎中饶绿薤,封书函外有丹泥”则描绘了使用石鼎烹饪蔬菜,书函中封存着珍贵的丹砂,暗示着学问与智慧的重要性。

  3. 艺术特色:《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六 少霞洞山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等,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

陈樵的《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六 少霞洞山居》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元代文人的生活哲学,还可以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