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前野水长,王媪卖酒茅屋凉。
酒边父老说刘季,头戴竹冠归故乡。
山河霸气已消歇,飒飒老柳吹斜阳。
台前小儿更击筑,筑声更似三侯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歌风台前野水长,王媪卖酒茅屋凉。
酒边父老说刘季,头戴竹冠归故乡。
山河霸气已消歇,飒飒老柳吹斜阳。
台前小儿更击筑,筑声更似三侯章。
《和萧秀才歌风台》是元代诗人陈旅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陈旅,字众可,号云岩,是南宋末年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官至行中书省参议官,后因直言进谏被贬谪,晚年归隐于家乡。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
作品原文及翻译:
《和萧秀才歌风台》不仅是一首反映元初社会风貌的诗歌,更是陈旅个人经历和情感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描绘,这首诗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