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前野水长,王媪卖酒茅屋凉。
酒边父老说刘季,头戴竹冠归故乡。
山河霸气已消歇,飒飒老柳吹斜阳。
台前小儿更击筑,筑声更似三侯章。
【注释】
歌风台: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萧秀才:即萧颖士,唐朝著名诗人。《旧唐书·文苑传》说他“少有才辩,尤善五言诗”。
【译文】
歌风台前野水长,王媪卖酒茅屋凉。
酒边父老说刘季,头戴竹冠归故乡。
山河霸气已消歇,飒飒老柳吹斜阳。
台前小儿更击筑,筑声更似三侯章。
【赏析】
此诗写于天祐元年(712),时年45岁的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途径宝鸡歌风台时作。当时他正与当地名士萧颖士、张建封等游宴,席间赋诗。此诗是其中的一首。
第一句“歌风台前野水长”,起首即写眼前之景:歌风台上野水漫漫,一直流到眼前。“台前”点明地点,“野水长”描绘出一幅宽阔的河面和无边的水景。
第二句“王媪卖酒茅屋凉”,紧承上句,写酒家周围环境。王媪卖酒,茅屋旁置,一派乡村景象,为下文写刘季归隐故乡埋下伏笔。
第三句“酒边父老说刘季”,由王媪引出刘季。刘季即刘邦,汉高祖,西汉开国皇帝。刘季出身平民,曾与项羽争夺天下,最后归隐故乡,过起了田园生活。
第四句“头戴竹冠归故乡”,写刘季归隐后的生活。刘季头戴竹冠,身着布衣,与乡亲们一起耕种劳作,过着清闲自得的农村生活。
第五句“山河霸气已消歇”,写刘季归隐后的历史变迁。刘季归隐后,刘邦建立了汉朝,使汉朝取代了秦朝的统治,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六句“飒飒老柳吹斜阳”写刘季归隐后的自然景观。夕阳西下,老柳摇曳,微风吹拂着斜阳,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第七句“台前小儿更击筑”写刘季归隐后的音乐活动。刘季归隐后,他的音乐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在台前弹奏乐器,演奏出美妙动听的乐音,吸引了众多听众。
第八句“筑声更似三侯章”,写刘季的音乐才华受到赞赏。刘季的演奏技艺非常高超,他的乐音优美动人,仿佛来自天上的神仙一般神奇。
每一句都紧扣刘季归隐这一主题展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人物描写,展现了刘季归隐后的幸福生活和音乐才能。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