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晦与同幕诸公登南高峰因过湖上小集二首 其一

共上南屏第一层,海风吹鬓雪鬅鬙。
山盘地脉来天目,城抱江流似蒋陵。
近郭昼行多畏虎,并湖寒尽未收冰。
倚阑闲说承平事,知是昆明劫外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一月晦与同幕诸公登南高峰因过湖上小集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此诗意在描绘与同幕诸公在南高峰上赏景,同时通过小聚,抒发对人生、政治、友情等的感慨。

首句“十一月晦”,点明了时间,即农历的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晦”在这里有结束、终结的意思,可能是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第二句“与同幕诸公”,指的是白居易在官场中的同僚或朋友,他们一起登上了南高峰。“幕”在这里是指官府中的帐篷,比喻为官者。“同幕诸公”意指这些官员。

第三句“因过湖上小集”,说明他们在登上南高峰的过程中,顺便经过了湖泊,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聚会。“湖上”可能指的是西湖或其他类似的自然景观。“小集”则意味着这次聚会规模不大,但足以让白居易感到愉悦。

第四句“二首其一”,表明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其二”则是第二首的内容,但由于这首诗只提供了这一句,我们无法得知其具体内容,只能推测它可能也是关于登高望远、感慨人生的主题。

第五、六句具体描绘了登高的过程和景色。“白云红叶两悠悠”,描述了秋天的景象,白云飘渺,红叶满山。这两句通过颜色和动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秋。”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高处相遇时,彼此之间似乎并不相识,只能通过长歌来表达他们对秋天美景的感慨和怀古之情。

第七句“我行属吾辈,谁肯访遗踪”,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作为官员身份的反思,以及是否有人在寻找那些已经消逝的历史遗迹。这里的“我行属吾辈”指的是诗人自己属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谁肯访遗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被遗忘的担忧。

第八句“惟有南峰月,分明照我愁”,则以月亮作为主题,强调了孤独与忧愁的情感。这里的“惟有”强调了月亮的独特性,而“分明照我愁”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忧愁时的无奈和哀伤。

第九、十句“何事当轩发,无人知夜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站在南峰上的孤独感。这里的“何事”可能指的是为何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如此寂寞,而“无人知夜凉”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第十一、十二句“我生幸无事,君才苦不逢”,则是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的人生还算幸运,没有太多的烦恼和困扰。而“君才苦不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才华未得施展的遗憾。

第十三、十四句“且喜新词入,仍吟旧曲终”,则是在聚会结束后,诗人与朋友们共同欣赏新的诗歌作品,并结束了聚会。这里的“新词”可能指的是新创作的诗词,而“旧曲终”则暗示了宴会的结束。

这首诗通过描述与友人一同登高望远、欣赏美景的场景,以及对人生、友情和历史的感慨,展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