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颍湖观月听琴歌

使君畏谤如畏虎,一生坐诗招谤语。
使君得颍如得诗,日日颍湖作诗主。
湖边月落秋声乾,画船径作三人看。
小儿解事笑起立,我琴正要秦君弹。
可怜彭城不肯饮,对月吟诗骨清冷。
曲终月落读渠诗,忧乐死生真幻影。
举觞酬月月岂知,三百年后我尔谁。
君不见紫麟山前湘水碧,一笑相看月应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公颍湖观月听琴歌》是元代诗人陈泰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的写作背景
  • 诗人介绍:《苏公颍湖观月听琴歌》的作者是陈泰,字志同,号所安,是元代长沙茶陵人。他的生平以吟咏自娱,出语清新,有“清婉有致”之评。
  • 时代背景:此诗作于元仁宗延祐初年,当时陈泰因为才华被朝廷赏识,得以在龙泉主簿的职位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1. 诗歌内容解析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述使君(即诗人)与友人在颍湖观赏月亮并聆听琴瑟之音的景象,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使君不畏诽谤,每日在颍湖中创作诗歌,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乐趣。
  • 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湖边月落秋声乾”,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和情感的变迁。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1. 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 艺术欣赏: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份珍贵的艺术财富。它不仅展现了元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 生活启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名利奔波忙碌,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感受自然的美好和内心的声音。《苏公颍湖观月听琴歌》提醒现代人,要适时放慢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寻找生活的真谛。

《苏公颍湖观月听琴歌》不仅是元代文人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意义,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