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馆书怀

萧然孤馆起凄风,半壁青灯照病容。
滴碎秋心窗外雨,敲残晓梦枕边钟。
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
不尽关山回首处,暮云叠叠水重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鄂馆书怀》是元代诗人陈益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从诗歌原文来看,“萧然孤馆起凄风,半壁青灯照病容。滴碎秋心窗外雨,敲残晓梦枕边钟。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特别是“滴碎秋心窗外雨”这一句,用雨水打湿秋心的形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的背景信息也相当丰富。陈益稷是元朝的一位贵族,其家族在历史上曾有过显赫的时刻。陈益稷在元宪宗时期曾担任过将领,参与了对安南(今越南)的征战。然而,战争的结果并未能改变他的命运,他在战争中失败后被俘,后因战败降服,最终被封为安南国王,但他并没有享受太久的统治权。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为陈益稷的个人经历以及他的创作提供了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这首诗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在历史文化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朝的历史、文化及其政治背景,从而更全面地把握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鄂馆书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反映了个体情感的复杂性和普遍性。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能领略到其优美的艺术形式,更能深刻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