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孤馆起凄风,半壁青灯照病容。
滴碎秋心窗外雨,敲残晓梦枕边钟。
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
不尽关山回首处,暮云叠叠水重重。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萧然孤馆起凄风:形容诗人在孤独的书房中,感受到凄凉的氛围。”萧然”指的是寂静、清冷的感觉,”孤馆”则是指独自居住的住所,”凄风”则是寒冷或悲伤的风。
  2. 半壁青灯照病容:指诗人因病卧床,只有一盏微弱的灯光陪伴着,映照出他苍白的面孔。”半壁”形容光线昏暗,”青灯”是古代常用的照明工具,”病容”则是疾病带来的憔悴面容。
  3. 滴碎秋心窗外雨:形容窗外的雨点仿佛打在他的心上,使得他的心情变得忧郁和痛苦。”滴碎”用来形容雨滴的声音和感觉,”秋心”则是指秋天的哀愁,”窗外雨”则是自然景象。
  4. 敲残晓梦枕边钟:描述诗人在清晨时分,听到寺庙里敲击钟声的声音,唤醒了他的梦境。”敲残”意味着钟声敲打到了最深处,”晓梦”指的是早晨的梦,”枕边钟”则是挂在床头的钟,通常用来报时。
  5. 衡阳雁断三千路:比喻旅途中的艰难困苦,如同失去方向的雁群,无法找到回家的路。”衡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雁断”表示大雁飞散或迷失方向,”三千路”则是指漫长的旅程。
  6. 巫峡猿啼十二峰:描绘了巫峡中猿猴的叫声回荡在山峰之间的景象。”巫峡”是三峡之一,”猿啼”是指猿猴的叫声,”十二峰”则是指巫峡中的多座山峰。
  7. 不尽关山回首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脉的无限遐想,以及对自己故乡的深深思念。”不尽”表达了山的绵延无尽,”关山”指的是险峻的山岭,”回首处”则是指回头望去的地方,可能是指自己的家乡或者曾经游历过的地方。
  8. 暮云叠叠水重重:描绘了夕阳下,天空中云彩层叠,水面上波涛汹涌的景象。”暮云”指的是傍晚的天空云彩,”叠叠”表示层次分明,”水重重”则是指水流湍急,波浪翻滚。

译文:
萧瑟的孤寂笼罩着简陋的居所,寒风中摇曳着昏黄的灯火;
半墙上微弱的烛光照亮着我病态的面庞。
窗外细雨滴答,似打在我破碎的心上,晨钟悠扬敲醒我梦中的残影;
衡山大雁断了归路,巫山猿猴悲啼着回响于十二峰之巅。
无尽的山川回望之处,暮色沉沉,层层乌云与滔滔江水交织重叠。

赏析:
这首诗以“鄂馆书怀”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因疾病而独居的孤苦生活。首句“萧然孤馆起凄风”,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无人问津的孤馆之中,感受着寒风的刺骨。次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半壁青灯照病容”,以半壁的青灯映射出诗人因病而苍白的面容,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困顿与无助。接下来两句,诗人又以窗外的秋雨和晨钟之声相互映衬,营造了一种忧郁、孤独的情感氛围。特别是“滴碎秋心窗外雨”,“敲残晓梦枕边钟”这两句,通过对雨声、钟声的细致描绘,将内心的孤独感和忧郁情绪推向高潮。

诗中的“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色,更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家乡、远行他乡的感慨与无奈。尤其是“不尽关山回首处”一句,更是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与对未知路途的恐惧、忧虑融为一体,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而最后的“暮云叠叠水重重”一句,则以壮阔的自然景观收束全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