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满长亭酒满斟,楚山千叠水千寻。
梅青半识平生面,桐老相知太古心。
雁影南楼孤月冷,马头北阙五云深。
二毛越叟情无限,独向南窗袖手吟。

诗句:雪满长亭酒满斟,楚山千叠水千寻。梅青半识平生面,桐老相知太古心。雁影南楼孤月冷,马头北阙五云深。二毛越叟情无限,独向南窗袖手吟译文: 雪花洒满了长亭,美酒已经斟满了杯。远望楚山,层层叠叠,水流不息。梅树青翠,仿佛是我旧时的面容,老梧桐树依旧如旧,我们的心灵相通,跨越了千年的友谊和理解。南楼上空的飞雁,孤独地映照着月光,显得格外寒冷。北阙之下,马头之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虽然我已两鬓斑白,但是对你的深情依然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能独自对着南边的窗户把手轻轻一挥,默默吟咏。

注释:

  • 雪满长亭酒满斟:形容李龙川即将离开的场景,雪覆盖了长亭,美酒已经斟满杯中。
  • 楚山千叠水千寻:描绘了楚山连绵不绝的景象,山峦重叠,水流悠长。
  • 梅青半识平生面:梅花的青翠与自己的面容相似,似乎能认出是久别的老朋友的面孔。
  • 桐老相知太古心:老梧桐树依旧如旧,我们的心已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彼此理解。
  • 雁影南楼孤月冷:南楼之上,一只孤雁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冷清。
  • 马头北阙五云深:北阙之下,马头之上,云雾缭绕,给人以深远和神秘之感。

赏析:
陈益稷的这首诗《送李龙川平章赴阙》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哀愁和不舍。诗中的“雪满长亭酒满斟”和“梅青半识平生面”等句子,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情感真挚而细腻,是一首典型的元代诗歌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元朝的政治形势和文化交流有关。元朝初年,对外战争频繁,国事繁忙,许多官员被派遣到边疆地区处理军政事务。这首诗可能写于元朝初期,当时国家正处于一个相对动荡的时期,社会环境多变,人们的情感体验也更加复杂丰富。陈益稷作为元朝的一位文人,他的诗作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陈益稷的这首《送李龙川平章赴阙》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更是一段关于友谊、离别与期待的历史记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文学才华,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