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元亮叔静论学有感 其二

草木经霜厌苦辛,繁华元不是天真。
残枝败叶凋零尽,才见从根一点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元亮叔静论学有感 其二》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哲学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它以“静观”为题,通过对宇宙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哲学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以下是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画家、诗人,亦能词章,书画皆长,有“诗佛”之称。他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与元亮叔静论学有感 其二》是王维在与友人讨论学术问题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深刻认识和体会。全诗如下:

《与元亮叔静论学有感 其二》:

与元亮交游,每相得也。前岁出城东,见道中人语笑甚喧,而元亮心寂然无异,故作此诗赠之。夫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既失之后,虽欲勿从,其可得乎?

今吾与子涉道于兹,日以道相示,或时不悟,或时已悟,未可知也。若夫自忘则不能应,应则不能忘。夫心是身之主,而心不存者,何足以治身?吾与子之所共适者多矣,而子未尝有得于心者,岂非吾道不得行欤?

吾常谓学不必师,师未必贤。吾闻孔子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然而圣人犹知时不可失,是以知人之不可苟也。今吾与子涉道于兹,日以道相示,子虽不从,尚能不违乎?

吾常谓学不必师,师未必贤。吾闻孔子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然而圣人犹知时不可失,是以知人之不可苟也。今吾与子涉道于兹,日以道相示,子虽不从,尚能不违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