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宝华庸上人房

靡靡日西颓,寥寥夜将入。
我来何所见,沙尾白鸟立。
渚华散幽馨,岩月落佳色。
支筇入招提,修廊响吟屐。
林堂有馀兴,危坐忘形迹。
野鹤投暝回,疏钟度萝出。
朝来借笋舆,去踏清溪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宝华庸上人房》是元代张仲深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访招提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寺庙的宁静与美好。

诗中“靡靡日西颓,寥寥夜将入”描写了黄昏时分太阳渐渐落下的景象,而夜晚则悄然降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我来何所见,沙尾白鸟立”表达了诗人来到这个地方后,看到沙洲上一只白色的鸟儿孤独地站立。“渚华散幽馨,岩月落佳色”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花朵散发出的幽香和岩石上的月光映照出的美丽景色。

诗中的“支筇入招提,修廊响吟屐”反映了诗人进入招提寺后的情景。他拄着筇杖进入寺内,沿着走廊行走时,听到脚步声在回荡。“林堂有馀兴,危坐忘形迹”表现了诗人在林堂中感到愉悦,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外在形象。“野鹤投暝回,疏钟度萝出”则是对夕阳下归巢的野鹤和飘出的寺院钟声的描述。

《宿宝华庸上人房》不仅是一篇描绘景物的诗歌,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宿宝华庸上人房》以其深邃的内涵、优美的意境及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被无数读者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