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日西颓,寥寥夜将入。
我来何所见,沙尾白鸟立。
渚华散幽馨,岩月落佳色。
支筇入招提,修廊响吟屐。
林堂有馀兴,危坐忘形迹。
野鹤投暝回,疏钟度萝出。
朝来借笋舆,去踏清溪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宿宝华庸上人房(注释:住宿在宝华寺的庸上人的房间里)
- 靡靡日西颓:意思是太阳逐渐落山,天色变得暗淡。靡靡,形容太阳渐渐落下的样子。
- 寥寥夜将入:夜晚即将来临,显得空旷而寂静。寥寥,形容夜晚的寂静和空旷。
我来何所见:我来这里看到了什么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住宿经历的好奇和探索。
- 沙尾白鸟立:站在沙洲尾部,白色的鸟儿站立着。这里的白鸟可能是指候鸟或者特定的鸟类,沙洲可能是作者所在位置附近的沙滩。
渚华散幽馨:周围的景色散发出淡淡的芳香。渚,指小河中的沙洲或岸边。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
- 岩月落佳色:月亮高悬在岩石之上,投下美丽的光芒。这里描写了夜晚时分的自然景象,月亮和岩石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支筇入招提:拿着拐杖进入寺庙。筇,一种竹子制成的手杖,常用于步行时支撑身体。招提,指的是佛教寺院。
- 修廊响吟屐:在走廊里行走的声音如同敲击鞋子发出的声音。修廊,宽敞的走廊。吟屐,行走时鞋与地面摩擦的声音。
林堂有馀兴:来到林间的大厅里,心情愉悦,兴致盎然。余兴,指剩余的兴致或兴趣。
危坐忘形迹:坐下来,忘却了自己的形迹,即忘却了身份和地位。这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野鹤投暝回:黄昏时,一只野鹤飞回。暝,指黄昏时分。这里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鹤是一种优雅的鸟类,它出现在黄昏时分,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诗意。
疏钟度萝出:远处传来的钟声穿透了藤萝丛中。疏钟,稀疏的钟声。萝,指蔓生植物的叶子。这里描绘了夜晚宁静的山林,钟声穿透树叶的声音,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朝来借笋舆:早晨,借用竹制的车辆来游览竹林。笋舆,竹制的小车。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
去踏清溪石:沿着清澈的溪水走,踏着石头。这里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散步的场景,溪水清澈见底,石头光滑如镜,给人一种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将自然景色转化为优美的诗句,传达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总之,这首诗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山水诗作,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