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甫三日,所历不绝山。
隔溪见崔嵬,地险心自安。
五里逢一洿,十里辄一湾。
篙师欲一上,若挽百弩艰。
有如嗜名士,分寸劳跻扳。
常恐一失势,陨此千丈湍。
览此已长喟,所见恨心酸。
驿骑转山腰,客舟溯危滩。
意兴各有适,风霜共抟颜。
去年梗蛮獠,炎尘塞闽关。
羽书日夜下,已见剔巨奸。
会将铲叠嶂,免使行路难。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诗人行舟过小洋。这首诗是纪行的,写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色。

“我行甫三日,所历不绝山。”首句点明题旨——游历名胜。接着写沿途所见:溪山连绵不断,地势险峻,但作者心旷神怡,无虑无怖。

“隔溪见崔嵬,地险心自安。”写舟行至一处,两岸峭壁峥嵘,水急浪高,船儿摇摇晃晃。但作者泰然处之,不为所动。

“五里逢一洿,十里辄一湾。篙师欲一上,若挽百弩艰。”写舟行途中,时而遇到平缓的水面,时而遇到险要的湾岸。作者说:“船夫想一次渡过这险滩,真像拉一百张弩弦那样艰难。”

“有如嗜名士,分寸劳跻扳。”这是对前面所写的景、事的进一步概括和总结。意思是:那些喜欢攀比名流的人,总是在小事上斤斤计较,甚至不惜花费力气。

“常恐一失势,陨此千丈湍。”写舟行至一处,湍急的水流直泻而下,使人害怕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江中。

“览此已长喟,所见恨心酸。”写舟人转过山坡,看见远处的客船正逆流而上。诗人感叹道:“看了这些景象,我感到万分惋惜,心中充满了哀伤。”

“驿骑转山腰,客舟溯危滩。”继续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驿使正在山上行走,客船正在险滩上行。

“意兴各有适,风霜共抟颜。”写人们各自有自己的情趣和爱好,而风雨却共同吹拂他们的脸庞。

“去年梗蛮獠,炎尘塞闽关。”回顾去年的情况:瘴气笼罩着闽关,百姓被蛮人欺负得够戗。

“羽书日夜下,已见剔巨奸。”说明朝廷已经派兵讨伐了蛮人,消除了祸患。

“会将铲叠嶂,免使行路难。”最后以希望的口吻结束全诗。如果朝廷能够扫除一切障碍,那么今后就不必再为旅途的危险担心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