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穹运亭毒,大块真浮浮。
人生于其间,有如一虚舟。
乾坤鬯清淑,可揽亦可收。
恂师撷其秀,南林尝献酬。
竟上盘陀峰,时与金仙游。
亭亭峰上云,泛泛水中沤。
云飞沤亦散,云在沤还留。
览之如忘言,松风奏琳球。
幡然动飞锡,暂卓西湖幽。
我欲往从之,离俗真罕俦。
长揖别师去,同调难同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送恂上人游径山用铭禅师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

圆穹运亭毒,大块真浮浮。
这里的“圆穹”指的是一个圆形的大亭子,而“运”和“毒”都是形容词,表示亭子的形态奇特且具有吸引力。”大块”则指大地或广阔的空间。整句话表达了这个亭子像一个巨大的圆球一样在天空中悬浮,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真浮浮”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震撼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

人生于其间,有如一虚舟。
这里通过比喻,将人类比作漂浮在大海上的小舟。”虚舟”意味着无根无据、随时都可能被风吹走的存在状态。整句话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就像这艘小舟在大海中随风飘荡。

乾坤鬯清淑,可揽亦可收。
“乾坤”在这里指的是天地宇宙,象征着广阔的空间和无边的时间。”鬯”是古汉语词汇,意为盛大、丰富、充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间充满了清新美好的东西,可以伸手去拥抱它们,也可以把它们收藏起来。

恂师撷其秀,南林尝献酬。
“恂师”指的是上人,即上人的名字。”撷其秀”意指吸取美好的精髓。“南林”可能是指南方的山林,也可能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这里可能是说上人从大自然中汲取精华,并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美。”献酬”则意味着奉献和回报。整句话表达了上人在自然中找到了灵感,并将其分享给了我们。

竟上盘陀峰,时与金仙游。
“盘陀”是梵语,意思是旋转、不断上升。这里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难以攀登。“金仙”是佛教中的菩萨形象,这里可能暗指上人在修行中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整句话表达了上人在攀登山峰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坚持不懈,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

亭亭峰上云,泛泛水中沤。
“亭亭”是形容词,形容树木挺拔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山峰的高峻。“云”和“水”都是水元素,分别指山顶的云雾和江面上的水泡。整句话描绘了山峰上的云雾缭绕,江面上的水泡轻轻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云飞沤亦散,云在沤还留。
“云飞”指的是云雾飘动,”沤”是水泡的意思。这句话描述了云彩和水泡之间的关系。当云彩飘动时,水泡也会随之散开;而当云彩停留在某处时,水泡又会重新聚集。这反映了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览之如忘言,松风奏琳球。
“忘言”是道家的一种说法,意为言语无法描述,只能用心感受。“松风”和“琳球”都是自然的元素,分别指松树的风声和琳琅满目的玉石球。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美妙之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能用心去感受。

幡然动飞锡,暂卓西湖幽。
“幡然”是佛家用语,意为突然改变方向。这里指上人突然转变了修行的方向,选择了隐居。“飞锡”是佛教中僧人行走时携带的锡杖。“卓”是站立的意思。“西湖”是杭州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里可能指的是西湖边的某个地方。整句话描述了上人在某个地方停下脚步,暂时远离了尘世的纷扰。

我欲往从之,离俗真罕俦。
“从之”是跟随的意思。这句话表示作者想要跟随上人一起隐居。“离俗”指的是远离世俗的生活。“罕俦”意思是很少能与之相比,表示作者认为自己与上人是不相上下的。整句话表达了作者羡慕上人的生活方式,希望自己也能追随他的脚步,远离尘世的纷扰。

长揖别师去,同调难同流。
“长揖”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动作,表示尊重和礼貌。“别师”指的是告别老师。“同调”是志同道合的意思。“同流”则是共同前进的意思。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在离开上人之后,意识到自己与上人的志趣并不相同,无法与他一同前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