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山人归富春

旧识谈天叟,挑囊又赋归。
性谐麋鹿友,身老薜萝衣。
高步云同举,潜形鹤自飞。
清醪香泼瓮,黄绢织成机。
生事有绳准,清言无是非。
勿矜弦上操,若听古人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薛山人归富春》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张昱,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可闲老人,元明间的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他在官场上曾历任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等职,晚年居住在西湖寿安坊。张昱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许多起伏变化,但最终得以在明太祖征召时返回故里,享年八十三岁。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庐陵集》中,其中不乏传世之作。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旧识谈天叟,挑囊又赋归。
    性谐麋鹿友,身老薜萝衣。
    高步云同举,潜形鹤自飞。
    清醪香泼瓮,黄绢织成机。
    生事有绳准,清言无是非。
    勿矜弦上操,若听古人稀。

  • 翻译
    老朋友谈论的是天地间的道理,再次背起行囊准备离去。他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着简朴的生活,穿着薜萝制成的衣服。他志向高远,如同云彩随风而起或鹤自天空飞翔。家中有美酒香满瓮,也有织机声不绝。生活有序规矩,言辞清澈无瑕杂。不要羡慕琴弦上的操弄,要听古人的智慧和教诲。

  1. 诗歌赏析
  •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薛山人的返归之旅,表达了对友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生活的赞赏。同时,诗中的“勿矜弦上操,若听古人稀”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即人们应避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应效仿古代圣贤的高洁品质。
  •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性谐麋鹿友”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友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以及其内在的精神世界。

《送薛山人归富春》不仅是张昱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元末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