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游邯郸,悲歌上丛台。
黄云蔽原野,秋色南中来。
怆恍吊陈迹,繁华空绿苔。
平原君不见,知已安在哉。
志士无蠖屈,山林有遗材。
兴言惜往日,千古馀悲哀。
咏怀 其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怀 其九》是南北朝时期庾信的作品,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以下将介绍这首诗:
- 作者简介:庾信(513年-559年),字子山,号东阳伯,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南北朝时期活跃,被后人尊称为“庾梅山”,他的文学成就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原文及翻译: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昔闻东门游,北望首阳上;
> 日出照高台,夕未下长杨;
> 思君即幽人在,无见青松光。
-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中“东门游”指的是诗人曾经游览过的上东门,而“北望首阳上”则是指诗人站在上东门前北望首阳山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对“日出照高台,夕未下长杨”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最后,“思君即幽人在,无见青松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 背景知识: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阮籍的思想深受老庄影响,主张顺应自然,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墨客们多有忧国忧民之情。阮籍作为当时的著名文人,其思想与行为在当时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阮籍本人也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他的诗歌作品在后世广为传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咏怀 其九》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们对于人生、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