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禄多惭号具臣,归田何幸作闲人。
登山临水今非客,病酒愁花又过春。
梦断紫霄黄阁远,眼明青镜白头新。
芥薹竹笋来相续,不道茅柴味更真。
闲居杂诗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居杂诗 其四”出自西晋文学家张协的《杂诗十首》。此诗通过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对眼前闲居之乐的满足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真实的呼唤。
张协的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全诗句句皆显志趣,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表达。
张协在诗中表达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他通过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批判。这种批判不仅是对那些贪利求名者的讽刺,更是一种对高尚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反抗。
张协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诗人通过对四季更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些描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张协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诗人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不公现象的不满。这种批判精神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文化风貌。
张协的《杂诗十首》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