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怀芑禅师

商飙起西郊,摵摵振林木。
玄鸟辞故垒,蟋蟀入墙屋。
云间出华月,照我樽中绿。
引觞不能尽,弹琴讵成曲。
敢恨时物迁,只叹流景速。
独羡清泉师,悠然在空谷。
鸡鸣天未曙,披衣候清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怀芑禅师》是元代诗人揭汯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姓名背景:揭汯,元代诗人,生平及创作时间不详,但作品《秋夜怀芑禅师》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才华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
  • 诗歌主题:该作品主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情景,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然的深层次思考。
  1. 作品原文
  • 原文节选:商飙起西郊,摵摵振林木。玄鸟辞故垒,蟋蟀入墙屋。云间出华月,照我樽中绿。引觞不能尽,弹琴讵成曲。敢恨时物迁,只叹流景速。独羡清泉师,悠然在空谷。鸡鸣天未曙,披衣候清旭。
  • 诗句解析:诗中“商飙起西郊,摵摵振林木”描绘了秋风起时树林间的声响;“玄鸟辞故垒,蟋蟀入墙屋”表现了季节变迁中自然界的变化;“云间出华月,照我樽中绿”以天空中明月和杯中的绿酒相映成趣;“引觞不能尽,弹琴讵成曲”则透露出饮酒作乐后的无奈与哀愁;最后两句“敢恨时物迁,只叹流景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索。
  1. 创作背景
  • 历史环境:元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政治上的不稳定性和社会的动荡使得人们常常感到不安与困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 个人心境:据文献记载,揭汯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因此他的作品多带有悲凉和感伤的色彩。通过诗歌的形式,他试图在作品中寻求慰藉和解脱。
  1. 作品鉴赏
  •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如“商飙起西郊,摵摵振林木”,形象地传达了秋风的呼啸声。同时,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
  • 情感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云间出华月,照我樽中绿”与“引觞不能尽,弹琴讵成曲”的饮酒和弹琴场景,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1. 名家点评
  • 文学价值: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和哲学思考。通过对秋天夜景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学意境。这种意境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 影响意义:《秋夜怀芑禅师》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文学爱好者都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元代诗歌中的佳作。同时,这首诗还被广泛引用于各类文学教材和学术研究中,为研究元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秋夜怀芑禅师》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诗歌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