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仲规扁所居为清白居

道人晏坐清白居,身心不动长如如。
月窟深藏雪狮子,冰壶静贮银蟾蜍。
绝色纯真妙难测,中下焉能造其域。
不修梵行事空王,岂守邪禅作家贼。
纵横廓落含十虚,三尺丈六携手归。
彻骨风流秪者是,六门日夜扬光辉。
灵利师僧近来少,往往多从外边讨。
本无阶级坦然平,到此定应先跶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箴仲规扁所居为清白居》是元代诗人无愠的作品,全文表达了诗人对道人清白居的赞美和对道家修行理念的推崇。下面将从诗的内容、文化背景以及艺术手法三方面进行介绍:

  1. 诗的内容
  • 意境描绘:诗中通过”道人晏坐清白居,身心不动长如如”等语句,描绘了一位道人的宁静生活状态,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无关,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象征意义:”月窟深藏雪狮子,冰壶静贮银蟾蜍”等句则象征着道家所追求的至纯至简的境界,如同深藏不露的宝藏,以及清澈见底、宁静致远的意象。
  1. 文化背景
  • 道教哲学:在道教中,清白居不仅是居住之所,更是修行者心灵归处的象征。无愠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寻求精神净土的理想境界。
  • 道家思想:此诗反映了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理念,即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从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1. 艺术手法
  • 用词精炼:无愠在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月窟深藏雪狮子,冰壶静贮银蟾蜍”,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加深了读者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 韵律和谐:《箴仲规扁所居为清白居》一诗采用了传统的四言体,每两句一组,节奏鲜明,音律和谐,这种形式上的美感也是诗人在艺术创作时刻意追求的效果。

《箴仲规扁所居为清白居》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作,它还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和哲学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进一步领略到中国文学的魅力以及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