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钜上人游庐山

庐阜西江上,秋风道路赊。
泉飞青玉峡,池浸白莲花。
此去聊乘兴,何时定到家。
凭高莫回首,误指赤城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钜上人游庐山》是元代诗人黄溍的作品,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风光和表达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自然之美的赞颂

这首诗作于元代,为诗人黄溍所写,表达了他对友人巨上人的深情厚意。黄溍,字晋卿,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他生于书香门第,幼时天资聪颖,学习文才出众。黄溍早年西游钱塘,得见遗老钜工宿学,益闻近世文献之详。他与隐者方韶父交往,诗酒唱和,绝无仕进之意。延祐开科登进士,授宁海丞后,又因马祖常推荐入应奉翰林文字,转国子博士,提举浙江等处儒学。在仕途中,黄溍多次辞官归隐。

《送钜上人游庐山》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诗句“庐阜西江上,秋风道路赊”勾勒出一幅秋日江景图,使人仿佛置身于那遥远的庐山之上。“泉飞青玉峡,池浸白莲花”则将读者的注意力聚焦在庐山的自然景观上,泉水飞溅、青玉峡的碧潭与白莲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此去聊乘兴,何时定到家”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他希望友人能在此地畅游山水间,尽情享受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舍与挂念。“凭高莫回首,误指赤城霞”则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庐山美丽景色的赞美。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黄溍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黄溍的文学创作生涯丰富多元,除了诗歌之外,他还著有《日损斋稿》三十三卷、笔记一卷等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散文、笔记、日记等多种文体,展现了黄溍博学的才情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同时,他的人生经历也为他的文学作品注入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社会意义。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分析,《送钜上人游庐山》作为元代诗歌的佳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它不仅代表了元代诗歌的某种风格或流派,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送钜上人游庐山》不仅是元代诗人黄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