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西渡

西坝津头望海涛,扬波卷雨日滔滔。
一江风起晚潮上,半夜舟行山月高。
葭菼连空迷雪舫,鱼龙吹浪湿宫袍。
乾坤不碍身如叶,我亦螟蛉笑二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州西渡》是元代诗人黄镇成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西坝津头望海涛的景象,展现了当时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壮丽景色和繁忙的水陆交通。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明州西渡》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内容概述:《明州西渡·西坝津头望海涛》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传达出了诗人与自然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涉及的元素包括风浪、潮汐、舟行等自然现象,以及山月、宫袍等人文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
  • 诗句赏析:诗中的“扬波捲雨日滔滔”描述了江面上波浪的汹涌和雨水的连绵不断;“半夜舟行山月高”则展现了夜深人静时,舟行于山间月光之下的宁静与美丽。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黄镇成生活的时代正值元朝,这是一个多民族融合、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黄镇成的诗歌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 地理位置:西坝津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黄镇成的诗歌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意境营造: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1. 文化遗产
  • 历史价值:西津渡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也是中国古渡历史街区之一,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 旅游价值: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成为了镇江乃至整个江苏省的重要旅游资源。
  1. 社会影响
  • 文学影响:黄镇成的《明州西渡》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世诗人广泛引用和传颂,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元朝历史的窗口,也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明州西渡》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