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染笺周方大

曾见东溟涌日轮,霞流丹穴锦回文。
蓉城昨夜西风壮,卷入春膏五色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染笺周方大》是黄镇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友人周方大的深情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元代诗人黄镇成,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邵武人(今属福建省),是一位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的学者,以隐居著书而著称。黄镇成早年即有文名,但屡受推荐未被录用。后来,在执政者的举荐下,授江西儒学提举,后卒于任上,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其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 诗作原文
    曾见东溟涌日轮,
    霞流丹穴锦回文。
    蓉城昨夜西风壮,
    捲入春膏五色云。

  2. 诗句解析

  • 首句“曾见东溟涌日轮”:此句以大海为背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太阳升起的壮观场景。东溟,指东海,涌日轮则形容太阳初升时的光辉如日轮般喷薄而出。
  • 次句“霞流丹穴锦回文”:此处通过霞流的描述,展现了天空中色彩斑斓的景象,丹穴是指丹砂之穴,这里借指朝霞的颜色丰富多变。锦回文则意味着这些颜色交织在一起,如同锦绣一般。
  • 末句“蓉城昨夜西风壮”:蓉城指的是成都,西风壮则是形容西风的强劲有力。这句诗描绘了成都秋夜的景色,西风席卷而来,带来凉爽的气息。
  • 末句“捲入春膏五色云”:这里的春膏指的是春天的露水或云雾,五色云可能指天空中出现的五彩云霞。整句诗意味着西风卷起的春膏五色云,与日出的辉煌景象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1. 艺术特色分析
  • 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诗中的“曾见东溟涌日轮”、“霞流丹穴锦回文”、“蓉城昨夜西风壮”、“捲入春膏五色云”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具体的物象,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 用词精炼: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拟人化的“涌日轮”、色彩描写的“霞流丹穴锦回文”等,使得诗歌语言更加凝练而富有画面感。
  • 情感深沉:诗中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还蕴含着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通过赞美自然美景来表达对周方大的怀念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厚意。
  1. 文化价值
  • 反映了元代社会风貌:作为元代诗人的作品,《赠染笺周方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时代的感慨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 传递了文人的审美情趣: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展示自己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诗中所体现的审美情趣,对于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1. 启示意义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首诗提醒人们要珍惜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它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灵感。
  • 友情的价值:通过赞颂自然美景来表达对周方大友情的怀念,展示了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价值。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向人们传达了友情的美好和珍贵。

《赠染笺周方大》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