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东溟涌日轮,霞流丹穴锦回文。
蓉城昨夜西风壮,卷入春膏五色云。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周方大的情感和对其才情的赞誉。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曾见东溟涌日轮
  • “东溟”指的是东方的大海洋,这里指广阔的东海或大海。
  • “涌日轮”形容太阳升起的景象,象征光明和希望。
  • 整句诗通过“曾见”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亲身体验。
  1. 霞流丹穴锦回文
  • “霞流”指的是晚霞流动的景象。
  • “丹穴”通常指的是红色或者朱红色的石头,这里可能是指红色的珊瑚或岩石。
  • “锦回文”形容色彩斑斓如锦绣般的云彩。
  • 整句诗描绘了夕阳下,五彩缤纷的天空景观。
  1. 蓉城昨夜西风壮
  • “蓉城”是成都的古称,这里用来指代成都。
  • “昨夜”表明这是在不久前发生的事件。
  • “西风”常用来象征秋天,也可能有凄凉、萧瑟之意。
  • “壮”在这里可能是形容词,表示强烈、有力。
  •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成都经历了一场强烈的西风。
  1. 卷入春膏五色云
  • “春膏”指的是春天的阳光或者春风。
  • “五色云”指的是多种颜色的云朵,这里可能是指天空中多彩的云。
  • “卷入”,动词,描述云被风吹动进入的场景。
  • 整句诗描绘了春风拂过时,五彩缤纷的云朵随之飘动的情景。

译文(根据原文):

我曾见到东海日出,晚霞如同流动的锦绣。
成都昨夜西风吹得强劲,将春意融入五彩云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曾见东溟涌日轮”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情感基础。接下来三句分别描绘了晚霞的美丽、成都西风的强劲以及春光与云朵的交融,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浪漫的氛围之中。最后一句“卷入春膏五色云”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风与云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赋予了它们生动的形象和动态的特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