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道士危功远

处世纷纷一梦同,觉来虚室已成空。
药垆丹灶尘埃里,羽节琼轮杳霭中。
素壁尚明秋馆月,青松犹引夜窗风。
仙家自有逍遥趣,不用悲哀哭断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道士危功远》是元代诗人赵孟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作者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 作者简介
  • 作者赵孟頫:元代著名的文人、书法家与画家,号松雪道人。他不仅是宋宗室后裔,且因父荫得以担任真州司户参军。在宋亡之后,赵孟頫隐居于家乡,后被朝廷征召入朝参与政治事务,但最终选择辞官归隐。
  1. 作品内容解析
  • 诗句解读:“处世纷纷一梦同,觉来虚室已成空。”这句表达了世事纷扰如同一场梦境,醒来时只留下空空如也的心灵世界。“药垆丹灶尘埃里,羽节琼轮杳霭中。”描绘出一幅道家炼丹的场景,充满了神秘色彩。“素壁尚明秋馆月,青松犹引夜窗风。”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道家炼丹、超脱世俗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心灵自由的深刻体悟。同时,通过对比现实社会的纷扰与理想世界的静谧,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哲学思考。
  1. 艺术特色
  • 形式与韵律:《挽道士危功远》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严谨而富有节奏感,能够很好地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 意象的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药垆丹灶”、“素壁”、“青松”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诗歌更加含蓄、深远。
  • 语言风格:赵孟頫的语言风格清邃奇逸,这在《挽道士危功远》中有充分体现,简洁而又富含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他的高超文学造诣。
  1. 历史地位与影响
  •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挽道士危功远》作为赵孟頫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后世广泛传颂,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 对后世的影响:赵孟頫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对宋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元代文人创作风格的影响,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挽道士危功远》不仅展示了赵孟頫卓越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其深邃的文化理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为后世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宝贵的灵感来源。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人而言,这首七言律诗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