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汤佐怀孟总管

河山王屋翠岧峣,玉辇曾临号乐郊。
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
春苗秋实供厨传,紫笋朱樱入贡包。
手种成阴千树柳,政成应有凤来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柳汤佐怀孟总管》是元代诗人赵孟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赵孟頫: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和绘画成就极高,被后世誉为“元人冠冕”。他在绘画上开创了元代的新画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 诗歌创作背景:赵孟頫的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送别仪式或官方活动中所作。通过这首诗,他不仅表达了对孟总管的敬意,也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
  1. 诗歌原文
  • 河山王屋翠岧峣:描述的是王屋山的美丽景色,山峦叠嶂,绿意盎然。这里的“翠”字形象地描绘了山的色彩,而“岧峣”则形容山峰挺拔、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
  • 玉辇曾临号乐郊:“玉辇”指的是皇帝乘坐的车驾,通常用来指代帝王。此处的“曾临”表示曾经到达。“号乐郊”意味着皇帝曾经来到郊外,享受音乐之乐。这里反映了当时皇家的娱乐活动。
  • 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这句话用了一种夸张的说法来形容孟总管的地位和能力。其中,“老子分符”指的是孟总管被封为地方长官,“称太守”是指他的官职相当于太守。“诸儿骑竹”则形容孟总管的孩子们骑着竹子迎接前方的队伍,显示了孟总管的权势和荣耀。
  • 春苗秋实供厨传,紫笋朱樱入贡包:描述了孟总管辖区内农作物的丰收景象。“春苗秋实”指的是春天播种的种子到秋天结出果实,“供厨传”意味着这些农作物被用于烹饪,成为人们的食物来源。“紫笋朱樱”则是对当地特产的描述,紫笋和朱樱都是珍贵的水果,“入贡包”则表明这些食物被收集起来作为贡品。
  1. 诗歌鉴赏
  • 艺术风格:赵孟頫的这首《送柳汤佐怀孟总管》在艺术上追求简洁明快的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孟总管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 文化内涵:此诗不仅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一首颂扬地方长官、表达作者对其才能和地位认可的诗歌。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人墨客的社会角色。

《送柳汤佐怀孟总管》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和审美趣味的作品,也是元代文人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以及赵孟頫这位伟大艺术家的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