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曲 其二

蒲萄架空堕殷玉,遥夜露寒生体粟。
暗蛩栖草鸣不平,无丝络纬空劳促。
梦魂苦短道苦长,万山深处非吾乡。
玉虫摇缸萤入屋,去雁来鱼应可卜。
醒眼荧荧愁万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孟頫的《秋夜曲 其二》是一首充满哀愁与哲思的古典诗歌,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宁静与深沉,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介绍: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画家,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人墨客,也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赵孟頫的作品在后世广受欢迎,其书法和绘画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词原文:《秋夜曲 其二》原文如下:
    银河流光夜初静,姮娥娟娟度鸾影。
    绮疏美人醉方醒,倚阑吹箫更漏永。
    蒲萄架空堕殷玉,遥夜露寒生体粟。
    暗蛩栖草鸣不平,无丝络纬空劳促。
    梦魂苦短道苦长,万山深处非吾乡。

  3. 诗词赏析: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个寂静而深沉的画面。诗中的“银河流光”象征着夜空中闪烁的星光,而“姮娥”则是指嫦娥,她的形象美丽而孤寂。诗人通过对美人醉酒后倚栏吹箫的场景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忧郁与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感叹时光流逝,故乡遥远。

赵孟頫的《秋夜曲 其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而且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深邃的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