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真别馆赠松高炼师

舣棹青林翠欲流,寻真胜复□英游。
上方道士红双颊,别馆仙翁碧两眸。
绛节朝回琼岛近,金丹时就石坛幽。
投书欲与乡人别,长伴群仙驾十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汸是元末明初的诗人,他创作的《栖真别馆赠松高炼师》是一首描绘仙境风貌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介绍
  • 生平:赵汸(1319—1369)为元末明初人,字子常,是九江黄泽的弟子,并且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
  • 文学贡献:赵汸以其精湛的诗歌才华在元末明初享有盛誉,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1. 诗歌原文
  • 首句“舣棹青林翠欲流,寻真胜复英游”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青翠的树林倒映在水面,仿佛水流都带着绿色,展现出环境的生机盎然。
  • “上方道士红双颊,别馆仙翁碧两眸。”这句则具体描绘了仙境中人物的外貌特征,上方的道士脸颊泛红,别馆中的仙人眼睛碧绿如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接下来的句子“绛节朝回琼岛近,金丹时就石坛幽”,展现了仙境中道教修炼的场景,绛色的玉符伴随着朝阳回到了蓬莱的临近,而金丹则是在石头坛上被炼制出来。
  1. 主题内容
  • 自然之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仙境幻想:诗中充满了对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
  • 道教修行:通过对道教仪式和修炼场景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栖真别馆赠松高炼师》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于世,更因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而被后世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