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宗祥绿阴清昼堂

手种堂前树,经年长绿阴。
午风眠处冷,昼日坐来深。
喜得山林趣,能知雅颂音。
何当分半席,萧爽散尘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邓雅的《题周宗祥绿阴清昼堂》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诗人情感的诗歌。这首诗作创作于元末明初,属于五言律诗形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下面将围绕此诗展开介绍:

  1. 诗人介绍:邓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其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2. 诗歌原文:手种堂前树,经年长绿阴。午风眠处冷,昼日坐来深。喜得山林趣,能知雅颂音。何当分半席,萧爽散尘襟。

  3. 艺术特色:这首诗歌在语言上简洁明了,用词恰当,能够精准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在结构上,诗歌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每句五个字,遵循了古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意境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4.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邓雅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元末明初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的一个缩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首诗反映了人们对于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它也体现了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即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邓雅的《题周宗祥绿阴清昼堂》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很高的诗歌,也是研究元末明初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理想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