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堂前树,经年长绿阴。
午风眠处冷,昼日坐来深。
喜得山林趣,能知雅颂音。
何当分半席,萧爽散尘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题周宗祥绿阴清昼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
- “手种堂前树,经年长绿阴” 描绘了诗人亲手种下的树木,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已经长得茂密,为堂前的院子提供了一片阴凉。
- “午风眠处冷,昼日坐来深” 描述了在午后的风中休息感到凉爽,而在日光下坐着时感到舒适。
- “喜得山林趣,能知雅颂音” 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赞美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何当分半席,萧爽散尘襟” 表达了诗人想要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愿望,希望有人可以和他一同享受这份清净。
译文:
亲手种的梧桐树,年复一年长出浓绿的枝叶。
午后微风拂面带来清凉,阳光照射下让人感觉舒适。
喜欢这山林的情趣,懂得欣赏优美的诗词。
何时有幸能和人分享这样的美景?
让我们一同感受这清爽宜人的空气,摆脱尘世的羁绊。
关键词注释:
- 「手种」:亲手种植的意思。
- 「堂前树」:指庭院中的树木。
- 「经年」:经过很长的时间。
- 「午风」:中午时分的风。
- 「眠处」:睡觉的地方。
- 「昼日」:白日。
- 「雅颂音」:高雅的诗歌声调。这里指自然的声音。
- 「何当」:什么时候。
- 「半席」:一半座位。
- 「萧爽」:凉爽、清新。
- 「尘襟」:世俗的烦恼和束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首两句通过“手种”和“经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细心照料。接着,“午风眠处冷,昼日坐来深”描绘了夏日午后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第三句“喜得山林趣,能知雅颂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诗词艺术的理解,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最后两句,“何当分半席,萧爽散尘襟”反映了诗人渴望与他人分享这份宁静的愿望,以及对摆脱世俗纷扰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