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到丰城不果

可惜丰城地,船中瞥眼过。
楼台新雉堞,戎马旧山河。
龙剑知谁得,虬须奈老何。
临风屡回首,重到恐蹉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欲到丰城不果》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诗人邓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邓雅,字君锡,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生活在元朝末年到明朝初期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氛围为诗歌创作带来了独特的土壤。邓雅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感,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其中就包括《欲到丰城不果》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在邓雅的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2. 诗歌原文:可惜丰城地,船中瞥眼过。楼台新雉堞,戎马旧山河。龙剑知谁得,虬须奈老何。临风屡回首,重到恐蹉跎。
  3. 诗歌解读:首句“可惜丰城地”,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丰城。丰城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是诗人心中向往的地方。然而,当他站在船上,眺望着远方的风景时,不禁感慨万千。第二句“楼台新雉堞,戎马旧山河”形象地描绘了丰城的新旧景象。楼台虽然新建,但历史的沧桑感却依旧存在;戎马之地,曾经战火纷飞,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宁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身份和使命的思考。第三句“龙剑知谁得,虬须奈老何”则转入了更深的思考层面。龙剑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虬须则代表着坚韧和毅力。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的才能和志向,暗示自己虽然有才华和抱负,但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挑战,也只能任其自然发展。最后两句“临风屡回首,重到恐蹉跎”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奈的情绪。诗人站在风中,望着远方,不断回顾过去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他担心再次来到这里时,已经错过了太多的机会和时光。

《欲到丰城不果》不仅展现了邓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邓雅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元末明初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对于喜欢文学和历史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