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漕掾

乡年子胡子,在杭客僧坊。
褐衣冷不絮,蛙灶突不炀。
直言迅风霆,劲气蟠穹苍。
独与俞校理,笑语温而庄。
心探群经奥,目短百氏墙。
折衷不求似,各极其短长。
我时为诸生,拱听私自庆。
融万会于一,掣蔀睹日光。
死生一阔别,今几四十霜。
我既为饥驱,东泛吴下航。
俞公有犹子,吏事析豪芒。
读书复读律,才比百炼钢。
漕府多俊彦,何异雁鹜行。
秩满升帅府,年劳跻省郎。
功名晚亨奋,自可上庙堂。
我忝里闬末,看子青云翔。
威凤一高举,应龙岂终藏?
送子岁年暮,赠子金玉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俞漕掾》是元代著名诗人郑元祐的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郑元祐,字明德,号尚左生,是元朝的一位文学家。他出生于浙江省遂昌县,后迁居钱塘。郑元祐少时便显示出过人的聪明才智,并致力于文学与学问的追求。在顺帝至正年间,他被任命为平江儒学教授,之后还晋升为江浙儒学提举,终其一生都在教育事业中奋斗。其作品风格豪宕且清峻,诗作亦展现出苍古之韵。郑元祐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使他成为元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2. 诗词原文:乡年子胡子,在杭客僧坊。褐衣冷不絮,蛙灶突不炀。直言迅风霆,劲气蟠穹苍。独与俞校理,笑语温而庄。心探群经奥,目短百氏墙。折衷不求似,各极其短长。我时为诸生,拱听私自庆。融万会于一,掣蔀睹日光。死生一阔别,今几四十霜。我既为饥驱,东泛吴下航。俞公有犹子,吏事析豪芒。读书复读律,才比百鍊钢。漕府多俊彦,何异雁鹜行。秩满升帅府,年劳跻省郎。功名晚亨奋,自可上庙堂。我忝里闬末,看子青云翔。威凤一高举,应龙岂终藏?送子岁年暮,赠子金玉章。
  3. 词句注释
  • 乡年子胡子:指的是作者自己,用“子”自称表明谦虚。
  • 褐衣冷不絮:形容衣着简陋却不受寒冷侵袭。
  • 蛙灶突不炀:描绘出一幅农家生活的场景,简陋但充满生活气息。
  • 直言迅风霆:表示直言不讳、气势如雷霆。
  • 折衷不求似:比喻做事不盲目模仿他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做法。
  1. 作品赏析
  • 《送俞漕掾》通过描写一位官员的生活琐事和仕途经历,展现了作者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赏之情。
  • 诗中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1. 背景考察
  • 根据《送俞漕掾》的诗句,可以推断这首诗是在元朝末年至明朝初年创作的,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 该作品可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被后人传颂至今。
  1. 文化意义:《送俞漕掾》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通过对俞漕掾这一角色的塑造,作品传达了对于官员清廉正直、为民服务的理念。同时,诗中的许多典故和意象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送俞漕掾》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也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