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楚良

八月西山爽气多,两峰如髻绿嗟峨。
苏公堤上无杨柳,岳武坟前多薜萝。
关口烽烟苗子寨,江头风浪越郎歌。
远游不似归来好,菱芡满湖生白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楚良》是元代诗人郑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郑洪,字君举,号素轩,生于元代的永嘉(今浙江温州)或三衢(今江西九江),是一位善写诗歌的文人。他的作品风格多与山水相关,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2. 诗作原文:《寄楚良》全诗如下:
    八月西山爽气多,两峰如髻绿嗟峨。
    苏公堤上无杨柳,岳武坟前多薜萝。
    关口烽烟苗子寨,江头风浪越郎歌。
    远游不似归来好,菱芡满湖生白波。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遵循了七言律诗的格式特点,语言简洁却不失深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诗作赏析:郑洪在《寄楚良》中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观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如“苏公堤上无杨柳”,通过对比表达出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与期待;“远游不似归来好”则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代诗人特有的艺术手法,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寄楚良》不仅是郑洪个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继续为人们所欣赏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