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西山爽气多,两峰如髻绿嗟峨。
苏公堤上无杨柳,岳武坟前多薜萝。
关口烽烟苗子寨,江头风浪越郎歌。
远游不似归来好,菱芡满湖生白波。
【注释】
西山:指江西南昌的西山,山名。
苏公堤:苏轼为官时所修的堤坝。
岳武坟:岳飞墓。
苗子寨: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
越郎歌:指屈原的《哀郢》篇中的“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这里代指屈原的《离骚》。
菱芡:两种水生植物。芡即芡实,一种水生植物;菱即芰荷,一种水生植物。白波:形容湖水清澈见底,浪花洁白如雪。
【赏析】
此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通过吊古伤今的方式,抒发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清新,意境幽美,感情真挚,富有韵味。
首联两句写景:“八月西山爽气多,两峰如髻绿嗟峨。”八月的西山,凉爽宜人,山上的树木繁茂,山峰挺拔秀美。其中“爽气”一词给人以清新之感,使人感到一股清凉之意。诗人站在山巅之上,放眼望去,只见两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两把利剑直插青天,与周围的绿色植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的“如髻绿嗟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壮观。
颔联两句写物:“苏公堤上无杨柳,岳武坟前多薜萝。”苏公堤是苏轼为纪念他在黄州期间政绩而修建的堤坝,如今已经荒芜无人打理。而在岳武坟前,却有一片茂密的薜萝覆盖着地面,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无杨柳”与“多薜萝”形成了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颈联两句写景:“关口烽烟苗子寨,江头风浪越郎歌。”关口是古代边防重地,现在已是烽火不再的年代;苗子寨则位于今天的贵州省贵阳市,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江头指的是长江口一带,这里的风浪汹涌澎湃,似乎随时都会卷起巨浪将一切吞噬。这里的景物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已经不再是往日的模样,给人一种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觉。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地理位置的特点,又写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
尾联两句抒情:“远游不似归来好,菱芡满湖生白波。”诗人曾经远离家乡到外地去游历,如今归来后却觉得不如从前的生活美好。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故乡的美好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这里的“菱芡”指的是水生植物菱角和芡实,它们在水中生长得郁郁葱葱,形成了美丽的水乡风光。而“生白波”则形象地描绘出湖面的宁静美景,令人陶醉。
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又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