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头车骑发,镜湖影里画图开。
有客相寻草堂去,何人却棹酒船回。
是处山林有真隐,如此风尘无好怀。
青袍不似黄冠乐,二老风流安在哉。

注释:

题梅道人平林野水图——这是一幅描绘平林野水景色的画。

浣花溪头车骑发,镜湖影里画图开——在浣花溪边,车马纷纷出发,在镜湖的倒影中,画面缓缓展开。

有客相寻草堂去,何人却棹酒船回——有人来找诗人,有人却驾着酒船归来。

是处山林有真隐,如此风尘无好怀——到处都是山林里的隐居者,而如今这风尘之中,谁还有好心情呢?

青袍不似黄冠乐,二老风流安在哉——身穿青袍的人不如道士那样快乐,两位老人的风采哪里还能找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题梅道人平林野水图所作,通过描绘平林野水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浣花溪头车骑发,镜湖影里画图开”,描绘了一幅车马喧嚣、繁华热闹的场景。然而在这幅繁华的背后,诗人却看到了隐藏的深意。他看到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都在忙着奔波忙碌,却没有人能够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感到无奈和悲凉,也引发了他的感慨。

诗的后两句“有客相寻草堂去,何人却棹酒船回”,则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他看到了那些寻找隐逸之士的人,以及那些已经隐逸的人,他们虽然身处山林,但仍然无法摆脱世俗的困扰。这种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最后一句“青袍不似黄冠乐,二老风流安在哉”,则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他认为,穿着青袍的人虽然看起来风光无限,但他们的快乐并不如道士那样简单自然。而那些真正懂得生活的隐逸之士,他们的风采却已经消失在岁月的烟尘中。

这首诗通过对平林野水的画面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感慨、无奈和悲凉情绪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得以展现。同时,他也对隐逸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认为只有在真正的隐逸生活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解脱。这种独特的思想观念,使他成为了唐代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