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圣福林

掀龙舞象下西天,傲睨烟霞八十年。
忍见琼林凋玉树,俄闻火井迸红莲。
草堂居士非凡客,兰若渊明是夙缘。
不及生刍浇奠酒,且将秋菊荐寒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圣福林》并非郑洪的作品,而是明代王守仁(号阳明)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和对其高尚品行的敬仰。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因反对当时流行的“心学”,被后世称为王阳明。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心学领域。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掀龙舞象下西天,傲睨烟霞八十年:这句描绘了诗人朋友一生的辉煌和豪情,如同掀动龙舞象一样壮观,八十年的岁月中展现出非凡的风采和力量。
  • 忍见琼林凋玉树,俄闻火井迸红莲:此句反映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仿佛看到昔日繁华的场所如今只剩下凋零的树木,突然听到火井中迸出的红莲声,象征着友人生命的结束。
  • 草堂居士非凡客,兰若渊明是夙缘:诗人提到“草堂居士”和“兰若渊明”,暗示这位已故的友人与自己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情感联系,如同古代隐士陶渊明一样。
  • 不及生刍浇奠酒,且将秋菊荐寒泉:诗人表示无法亲自前去祭奠,只能用秋天的菊花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敬意。

王守仁的《悼圣福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通过对友人一生的回顾和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艺术才华,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