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萁行

东山有蕨萁,南山有蕨萁。
西山有蕨萁,北山有蕨萁。
采采蕨萁,晨露未晞。
荆棘离披,筐筥携持。
长镵深入土,裋褐寒风吹。
采采蕨萁,可以疗饥。
以簸以炊,为饧为饴。
食少不下咽,食多伤人脾。
去年岁歉食无糜,橡栗拾尽民流离。
今年岁歉田无稗,蕨萁食尽将安之。
美食大官馔,仁心宁汝悲。
但见昨日,奏麦两岐。
今日进五色芝,呈祥献瑞无休时。
载膏载脂,驿骑驱驰。
蕨萁蕨萁,官独不汝知。
已而已而,岁云暮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蕨萁行》是明朝文学家刘仁本创作的一首古诗,主要描绘了东山、南山、西山、北山的蕨萁植物,并通过其采摘场景来表达诗人对于百姓生活艰辛的同情与关注。这首诗歌以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当时闽清县民众在饥荒时期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于人民生计问题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蕨萁”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它的采集成为了当地居民生存的重要手段。通过这首诗,刘仁本不仅记录了这一现象,更通过这种日常的生存活动,表达了对普通百姓艰难生活的同情。这首诗的结构简洁明了,通过重复的句式和押韵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易于记忆的特点。诗中通过对东山、南山、西山、北山的不同描述,构建出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亲历那些艰苦的生活场景.

刘仁本作为明朝的文人墨客,他的文学创作不仅局限于诗歌,还包括了大量的散文、小说等。尽管关于《蕨萁行》的更多背景信息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刘仁本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他对民间疾苦的深刻关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这种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是他作为一位文人的基本品格。

《蕨萁行》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历史文献,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古代文学的价值及其在传递历史文化中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