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邹惟中西楼

西楼远对鼎山斜,野客来寻驾鹿车。
竹屿暝烟浮翠黛,石田秋雨润银沙。
清尊未酌心先醉,往事重论鬓欲华。
肯借溪南三亩宅,从君学种邵平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邹惟中西楼》是元代诗人刘永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对该诗及其背景介绍:

  1. 诗人简介:刘永之,元代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在元代诗歌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语言质朴而情感丰富,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2. 诗歌原文:西楼远对鼎山斜,野客来寻驾鹿车。竹屿暝烟浮翠黛,石田秋雨润银沙。清尊未酌心先醉,往事重论鬓欲华。肯借溪南三亩宅,从君学种邵平瓜。

  3. 诗歌鉴赏与分析

  • 首联“西楼远对鼎山斜,野客来寻驾鹿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西楼高耸入云,鼎山在远方显得格外峻峭。这样的构图不仅营造了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或超然。
  • 颔联“竹屿暝烟浮翠黛,石田秋雨润银沙”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之美,通过使用“暝烟”、“翠黛”等字眼,将自然景物描绘得如同画一般。同时,秋天的元素——雨、霜、落叶等,都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凄美和哀愁。
  • 颈联“清尊未酌心先醉,往事重论鬓欲华”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饮酒未动,心中已感陶醉;回顾往昔,不觉两鬓斑白,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岁月流逝的无奈。
  • 尾联“肯借溪南三亩宅,从君学种邵平瓜”则是对现实的妥协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表示愿意效仿古人,过一种简单而隐居的生活,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学习耕种技术,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题邹惟中西楼》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与人生的哲学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诗句,还可以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