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月当户,萧萧风满林。
夜寒香梦远,霜重漏声沈。
孝子终身泪,忠臣到死心。
承平春似海,岂料有如今?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一
介绍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一》是一首由刘鹗创作的诗歌。该诗作于道光三年秋,作者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的身份,经历了第四次应会试落榜的孤愤之情和奇崛之意,在夜深人静之时难寐,遂有此神思飙发、想象突奔之篇章。以下为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诗歌原文:
稍稍月当户,萧萧风满林。夜寒香梦远,霜重漏声沉。孝子终身泪,忠臣到死心。承平春似海,岂料有如今?诗歌翻译:
月光斜照进屋里,秋风轻轻吹过树林。夜晚寒冷,香气飘散梦境遥远;深夜时分,沉重的漏壶声渐渐沉寂。身为孝子的我,永远怀着无尽的泪水;身为忠臣的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心中始终坚定信念。和平的时代像大海一样广阔,却没想到如今的天下如此凄凉。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孝子终身泪,忠臣到死心”这两句,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忠诚与对人民的关爱。此外,诗中的“漏声沈”也形象地描绘了深夜的时间流逝,增添了诗歌的深沉与感慨。创作背景:
刘鹗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作为一位有志之士,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深感国家的危机和个人的无力。在这种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和思考在晚清时期是非常典型的,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境。艺术特色:
这首诗采用了低沉婉转的音调,大量运用比喻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诗中写龙熟睡、云归岫、乌鹊择枝等景象,都是喻指君亡臣隐,誓不仕于异朝之节义。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不仅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也使得诗歌的艺术效果更加深远。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一》不仅是刘鹗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精神追求,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