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鬓多年雪,交情百炼金。
青山楼上坐,白鸟树中吟。
行路畏相识,寻僧说此心。
欲将白云画,归挂草堂深。
贻息耘隐士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贻息耘隐士·其一》是明代诗人德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图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下面是对这首诗更为深入的介绍:
诗人简介:《贻息耘隐士·其一》的作者德祥生活在元代,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田园生活、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追求。德祥的作品常常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淡泊,这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点密切相关。
诗歌原文:《贻息耘隐士·其一》原文为:“髭鬓多年雪,交情百炼金。青山楼上坐,白鸟树中吟。行路畏相识,寻僧说此心。欲将白云画,归挂草堂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例如,“髭鬓多年雪”暗示了诗人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交情百炼金”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如同历经千锤百炼的金子般珍贵。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田园诗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德祥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
德祥的《贻息耘隐士·其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五言律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是德祥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