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大都

南阳有布衣,杖策游帝乡。
忧时气激烈,抚事歌慨慷。
天高多霜露,岁晏单衣裳。
执手谢亲友,驱车出塞疆。
云低长城下,木落古道旁。
凭高眺飞鸿,离离尽南翔。
顾我远游子,沈思郁中肠。
更涉桑干河,照影空彷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发大都》是一首元代乃贤创作的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忧虑和感慨,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人简介:乃贤,字易之,南阳人,葛逻禄氏。他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合称“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
  2. 诗歌原文:天高多霜露,岁晏单衣裳。执手谢亲友,驱车出塞疆。云低长城下,木落古道旁。凭高眺飞鸿,离离尽南翔。顾我远游子,沈思郁中肠。更涉桑乾河,照影空彷徨。
  3. 诗歌鉴赏:《发大都》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代、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情冷暖的抒发,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不安。
  4. 文学价值:作为元代诗歌的一部分,《发大都》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造诣和社会责任感。其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又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5. 影响评价:《发大都》在元代乃至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和文化变迁。

《发大都》是一首极具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时代、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忧虑。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