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明善弟

毗陵二月柳花天,菘笋河豚已荐筵。
独在钱唐江上寺,谩吟风雨对床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明善弟》是由元代诗人照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照鉴,一作惠鉴,字仲明,是元代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展现了其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
  1. 作品原文
    毗陵二月柳花天,菘笋河豚已荐筵。
    独在钱唐江上寺,谩吟风雨对床眠。

  2. 作品解析

  • 春意盎然的自然描绘:诗中首句“毗陵二月柳花天”,生动地描绘了江南二月柳絮飘飞、春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
  • 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独在钱唐江上寺,谩吟风雨对床眠”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通过孤独地站在江边的寺庙中,面对风雨吟诵诗歌来表达,显得格外动人。
  1. 背景介绍
  • 此诗创作于毗陵(今江苏常州)。毗陵是古代地名,此处用以代指江南地区。
  • 元嘉末年,青州饥荒,刘善明家有积存的粮食,但自己只喝稀粥,打开粮仓救济乡民,同乡百姓大多获得救济。因此,百姓称呼他家的田地叫“续命田”。这反映了刘善明的慷慨与大义。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兄弟情谊的表达,传达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亲情的怀念。
  • 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动乱和社会现实的无奈感受。

《怀明善弟》不仅仅是一首诗作,它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忆和对人性光辉的赞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照鉴对自然景物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还体现了他对友情、亲情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