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使

襌襹步摇冠,曲裾纱縠衣。
伟哉燕赵士,借问此为谁。
谒帝登犬台,利口兴祸阶。
能令亲父子,恩爱一朝乖。
血溅长安城,尸横泉鸠里。
虽族佞臣家,不益储君死。
望思思不归,至今天下悲。
请听三老议,儿罪只当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巫蛊使》是明代诗人张宪创作的文学作品,而非小说。该诗描绘了燕赵之士的悲剧命运,以及巫蛊事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在探讨《巫蛊使》这一文学作品时,首先必须了解其背景和作者信息。《巫蛊使》是明代诗人张宪的作品。张宪,字廷式,号省庵,江西德兴人,成化八年进士,历任浙江布政使、工部侍郎等职,后因刘瑾之乱被勒致仕。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巫蛊使》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时代风云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对社会正义与道德沦丧的忧虑。诗中的“谒帝登犬台,利口兴祸阶”等句,揭示了权臣利用巫蛊之术谋取私利,导致无辜者受害的社会现象。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事件的残酷,更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权力斗争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

《巫蛊使》作为明代诗人张宪的代表作,不仅是对其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社会的复杂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