襌襹步摇冠,曲裾纱縠衣。
伟哉燕赵士,借问此为谁。
谒帝登犬台,利口兴祸阶。
能令亲父子,恩爱一朝乖。
血溅长安城,尸横泉鸠里。
虽族佞臣家,不益储君死。
望思思不归,至今天下悲。
请听三老议,儿罪只当笞。

【注释】

襌襹:冠名。曲裾纱縠衣:古代妇女的服装。燕赵:指河北一带,是战国时赵国和燕国的地盘。佞:奸谄。储君:皇帝的儿子。笞:责打。

【赏析】

《巫山高》这首诗作于天宝末年,当时安禄山起兵叛乱,玄宗出逃四川,太子李亨(即肃宗)即位,是为唐代宗。这首诗揭露了宦官当权、朋党乱政的危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首联“襌襹步摇冠,曲裾纱縠衣”,写一个宦官的服饰与仪态。这在唐人诗中不是少见的,如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节回宴别主人》云:“绣服金章紫绮裘,玉鞭罗袖舞腰柔。”王建《宫词》云:“六街五市走流氓,南陌东城多贵游。”这些描写,都是以富丽堂皇来衬托宦官的富贵。而此诗则通过“襌襹”之冠,曲裾纱縠之衣,来写其“伟哉”之状,从而表现出其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特点。

颔联“伟哉燕赵士,借问此为谁?”,这是诗人发问,也是他自问道。他看到这样一个宦官,不禁要问:这样的人物,究竟是谁呀?这里既写出了宦官的威风凛凛,也表现了作者对其的厌恶。

颈联“谒帝登犬台,利口兴祸阶。”,写诗人听到这个宦官的话后,感到十分吃惊。原来这位燕赵之士,就是那个“谒帝登犬台”的宦官。这一句,使读者看到了一个多么可怕的场面。

接下来五句“能令亲父子,恩爱一朝乖。血溅长安城,尸横泉鸠里。”,写这位宦官的罪行。这两句是说,这位宦官不但勾结外敌,而且残害自己的骨肉。最后,他终于被处死,他的血溅在长安城里,他的尸身倒在泉鸠村边。这一联写得十分惊心动魄。

尾联“虽族佞臣家,不益储君死。”,意思是说,尽管他是宦官的亲属,但这也不能使他免于一死。这一句,又使读者感到十分震惊。

最后两句“望思思不归,至今天下悲。”,诗人发出感慨:想到这位宦官,我真是悲痛欲绝啊!这一声叹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愤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这位宦官的揭露和批评,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人虽然身处宫廷之内,但他关心的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的是人民的生活和痛苦。这种思想境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