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羽化张天雨,海上神交宋仲温。
楷法钟繇称独步,草临皇象已专门。
折钗未坠风前股,漏屋先凝雨后痕。
寄语临池诸俊彦,蚓蛇鸡鹜莫须论。
【注释】
江南羽化:指在江南地区羽化成仙。
张天雨:形容雨水像天空一样广阔。
海上神交:指宋仲温与自己如同神仙般高洁的关系。
楷法钟繇:楷书的书法风格接近钟繇的《宣示表》等作品。
草临皇象:草书中临摹的皇象(即《急就章》)等作品。
折钗未坠风前股:比喻书法刚劲有力,如同折断的钗头还未落地前的瞬间。
漏屋先凝雨后痕:比喻书法中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如同下雨时屋顶上留下的水迹一样清晰。
寄语临池诸俊彦:告诉诸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们。
蚓蛇鸡鹜莫须论:不要讨论蚯蚓、蛇、鸡和鸭子之类的事物,以免分散精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宋仲温书法技艺的赞美之词。全诗通过描绘宋仲温书法的笔法、墨迹、布局等特点,表达了对他书法技艺的高度赞赏。
首句“江南羽化张天雨”,以江南地区的降雨天气为喻,赞美宋仲温的书法如同天空中洒下的雨水一样宽广无垠,展现了其书法风格的豪放与雄浑。
次句“海上神交宋仲温”,则进一步突出了宋仲温与作者之间如同神仙般的深厚友谊和高洁品质。这两句通过夸张手法,将宋仲温的书法艺术比作大自然中的奇观,既展示了其书法技艺的高超,又体现了其人格魅力的独特之处。
三、四句“楷法钟繇称独步,草临皇象已专门”,则是对宋仲温和作者两位书法大师的具体赞誉。钟繇的楷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而宋仲温的楷书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同时,宋仲温和作者两位大师都精通草书,其中宋仲温的草书更是达到了专业水平。这两句分别从楷书和草书两个方面对宋仲温和作者的书法技艺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五、六句“折钗未坠风前股,漏屋先凝雨后痕”,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宋仲温和作者两位书法大师的作品特点。这里将折掉一半的钗头比作书法作品中的笔画,暗示着宋仲温在书法创作中大胆创新的精神;将漏进屋檐上积水的痕迹比作书法作品中的墨迹,则形象地描绘出宋仲温的书法线条流畅而有力的特点。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进一步凸显了宋仲温和作者两位大师的书法风采。
最后两句“寄语临池诸俊彦,蚓蛇鸡鹜莫须论”,则是对那些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们的劝诫。在这里,作者用“蚓”和“蛇”、“鸡”和“鹜”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来比喻那些书法造诣不高的人,告诫他们不要沉迷于表面的技巧而忘记了书法的根本精神。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本质的思考和追求,即不仅仅是技巧上的模仿和学习,而是要在内心深处领悟到书法的真正内涵。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宋仲温书法技艺的赞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启示意义,对于当代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