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楼拱立夹通衢,鼓奏钟鸣壮帝畿。
万古晨昏常对待,两丸日月自双飞。
寿山树色笼佳气,御水波光荡落晖。
手把阑干频北望,心如征雁独南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述了他登临齐政楼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登齐政楼:“登”字表明了诗人的主观行动,“登”字在这里表示登上或到达的意思。“齐政楼”指的是位于济南的一座古建筑,可能是当时的官府或者重要的地方机构。诗人登上这座楼是为了观察或欣赏周围的景象。

  2. 层楼拱立夹通衢:“层楼”指的是高耸入云的楼房,“拱立”形容楼群之间相互支撑、相互映衬的样子。“夹通衢”则是指这些楼房之间夹着一条宽阔的道路。这句描绘了齐政楼周围的建筑布局和交通状况。

  3. 鼓奏钟鸣壮帝畿:“鼓奏”指的是敲鼓的声音,“钟鸣”指的是敲响钟声。“壮帝畿”中的“帝畿”指的是皇帝的领域或范围。这句表达了作者听到鼓声和钟声时的感受,可能是一种庄严、庄重的气氛或者是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4. 万古晨昏常对待,两丸日月自双飞:“晨昏”指的是早晨和黄昏,“常对待”意味着无论在什么时间都会如此。“两丸日月自双飞”中的“两丸”指的是两个太阳(日),因为古代天文学中认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所以太阳被视为一颗颗的“丸子”。这句话通过天文现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5. 寿山树色笼佳气,御水波光荡落晖:“寿山”指的是泰山,“树色”指的是山间的树木颜色。“御水”指的是护城河,也就是现在的护城河。“波光荡落晖”中的“落晖”意指夕阳的余晖。这句话描绘了泰山的美景以及护城河水面的宁静与美丽。

  6. 手把阑干频北望,心如征雁独南归:“阑干”指的是栏杆,“手把”指的是用手扶着栏杆。“频北望”指的是不断向北眺望。“心如征雁独南归”中的“征雁”指的是大雁,因为大雁向南迁移,所以这里的“征雁”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不断向北眺望,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同一只独自南归的大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齐政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同时,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挣扎,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