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倚两娇娆,人呼大小乔。
腕松红玉钏,钗亸紫金翘。
公瑾应同调,孙郎早见招。
独怜铜雀瓦,风雨夜萧萧。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二乔(即大乔和小乔)为主题。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

  1. 并倚两娇娆:描绘了两位美人并肩而立的美丽画面。”娇娆”一词用来形容这两位女子的美丽动人。
  2. 人呼大小乔:提到了人们称呼她们为“大小乔”。这是因为她们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视为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
  3. 腕松红玉钏:描述了两位女子手腕上戴着的红色玉手镯。这里的”腕松”意味着手腕上的手镯松垮下垂,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4. 钗亸紫金翘:描绘了两位女子头上戴的紫色金翘钗。这里的”钗亸”意味着钗头下垂,给人一种优雅柔美的感觉。
  5. 公瑾应同调:这里提到了周瑜(公瑾)。周瑜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与两位女子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之处。这里的”同调”可能是指周瑜与两位女子有着相同的气质或才能。
  6. 孙郎早见招:提到了孙权(孙郎)。孙权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君主,与两位女子有着某种程度的缘分。这里的”早见招”可能是指孙权早就注意到了两位女子的魅力,并有机会结识她。
  7. 独怜铜雀瓦:这里的”铜雀瓦”可能是指铜雀台的瓦片。铜雀台是三国时期曹操所建的一座豪华建筑,与两位女子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这里的”独怜”表明诗人对铜雀台的瓦片感到特别喜爱,可能是因为它们见证了两位女子的美丽时光。
  8. 风雨夜萧萧:描绘了夜晚风雨交加的景象。这里的”萧萧”形容风声和雨声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凄凉、悲凉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二乔的形象描写,展现了两位女子的美丽和气质。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现两位女子的风采,如腕上的玉钏、头上的钗头等。同时,诗人还通过与周瑜、孙郎等相关人物的提及,增加了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