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满大堤,荡舟湖水西。
桨牙鸣浪碎,船尾拂花低。
绿鬟湿香雾,红袖罥芳泥。
采莲不得藕,空妒鸳鸯栖。
采莲曲
明月满大堤,荡舟湖水西。
桨牙鸣浪碎,船尾拂花低。
绿鬟湿香雾,红袖罥芳泥。
采莲不得藕,空妒鸳鸯栖。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采莲女子在月下湖中的情景。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人与自然景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她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 明月满大堤,荡舟湖水西。
- 明月:明亮的月光洒在湖面上,增添了夜晚的美丽。
- 满大堤:意味着湖边的道路或者堤坝都被月光照亮,显得格外明亮。
- 荡舟湖:采莲的女子正在湖上划着小船。
- 湖水西:表明地点在湖的西边。
- 桨牙鸣浪碎,船尾拂花低。
- 桨牙:指的是船桨,这里的“牙”可能是指形状或质地像牙齿一样锋利。
- 鸣浪碎:船桨击打水面的声音,使波浪破碎。
- 船尾拂花低:船尾部触碰到荷花时,荷花因受压力而低垂或翻卷。
- 绿鬟湿香雾,红袖罥芳泥。
- 绿鬟:绿色的发髻,通常与古代女性的头发装饰相关。
- 湿香雾:形容女子的发髻因为头发沾水而变得湿润,同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 红袖:红色的衣袖,这里指女子的衣着色彩。
- 罥芳泥:袖子被风吹动,像是缠绕在泥土上。
- 采莲不得藕,空妒鸳鸯栖。
- 采莲:指采莲女的行为。
- 不得藕:尽管想要采莲,但是未能得到莲藕。
- 空妒鸳鸯栖:羡慕鸳鸯成双成对地栖息在一起。鸳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忠贞的爱情,此处表达了采莲女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却未能实现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采莲图,同时融入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无奈的现实。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