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甫官朝日,韩休罢相时。
新台初纳妇,兴庆又生儿。
玉栅笼鹦鹉,金盘进荔枝。
内前车马棘,无地避诸姨。

【注释】

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42年至756年。

林甫:李林甫,唐朝大臣、政治家。官朝日:官居宰相之职。

韩休:唐朝大臣、诗人。罢相时:辞官离职之时。

新台:指新筑的宫室。纳妇:娶妻。

兴庆:唐朝宫殿名。生儿:生下皇子。

玉栅:用玉制的栅栏。笼:关养。

金盘:盛食物之盘。进荔枝:进献水果。

内前:皇宫前庭。车马棘:宫中种植的棘树。无地避诸姨:无处可躲避各位公主。

【赏析】

这首《天宝词》,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年间所做。当时,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朝廷腐败不堪,诗人感慨唐王朝的衰败,于是借咏史抒怀。这首诗,以咏史诗的形式,写李林甫当政和韩愈被排挤的事,讽刺了宦官专权的罪恶,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诗的前两句:“林甫官朝日,韩休罢相时。”点明诗题及人物。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韩休则是因谏阻迎佛骨一事被李林甫诬陷、贬谪的忠良之臣。这两句从时间顺序上写出了两人的不同命运,为下文作了铺垫。

第三句:“新台初纳妇,兴庆又生儿。”承上启下,由人及事,进一步展开故事。“新台”、“纳妇”暗喻李林甫当政时期,而“兴庆”、“生儿”则比喻韩休被贬之后的处境。“生儿”与前文“官朝日”相对照,既写出了二人的不同遭遇,也为后文揭露宦官专权作铺垫。

第四句:“玉栅笼鹦鹉,金盘进荔枝。”紧承上文,写李林甫当政时的骄横奢侈,也暗示了宦官专权后的奢靡之风。鹦鹉、荔枝都是贵重之物,但李林甫却把它们视为平常之物,任意享用,充分暴露了他荒淫腐朽的本质。

第五句:“内前车马棘,无地避诸姨。”写宦官专权后,他们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连皇帝都无可奈何。“棘”是宫廷前种植的棘树,此处比喻宦官势力之强大。“诸姨”指唐皇室的外戚贵族,这里指宦官的亲戚和门徒,也即宦官势力的同伙。这句话揭示了宦官专权的危害之大,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黑暗现实的愤慨之情。

全诗以咏史的形式,借李林甫和韩休的故事来反映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堪称咏史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