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野王宅,今上读书堆。
篁竹最深处,菊花时自开。
天风响钟磬,海气结楼台。
回首梁陈事,悲歌付一杯。
这首诗的作者是顾野王,是南朝梁代的诗人。他生活在公元501年到564年之间。这首诗写的是他在梁朝时读书的场景。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昔闻野王宅,今上读书堆。
- 从前听说有位名叫野王的人的家,现在这里变成了书堆。
- 篁竹最深处,菊花时自开。
- 竹子生长在最隐蔽的地方,菊花也在秋天开放。
- 天风响钟磬,海气结楼台。
- 风吹动着天空中悬挂的钟磬声,海气形成了一座座楼台。
- 回首梁陈事,悲歌付一杯。
- 回想起过去梁朝和陈朝的事情,最后用悲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把酒一饮而尽。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曾经听说过野王的住所,如今这里变成了书堆。
竹林深处最为幽静,菊花也在这个时候盛开。
风吹过空中的钟磬声,大海的气息凝结成楼台的影子。
回忆起过去梁朝和陈朝的事情,最后用悲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把酒一饮而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顾野王读书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哀伤。诗句中的竹子、秋菊、钟磬和楼台等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沉的历史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读来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